编制的主要原则
本次研究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为求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文件齐全、结论科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客观实际进行评价与分析,以保证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为各级审批部门和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本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工作指导思想是:
(1)工艺装备方面:采用国内成熟工艺和成套设备,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用节能设备,设备选型以可靠性高为主,购置费用低为辅的原则进行;
(2)项目总体设计以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生产流程力求合理、简捷、顺畅。充分利用当地的电力、水源、交通、通讯等公用设施,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3)在环境保护方面,本项目遵照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规定和标准,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的原则,尽量降低排放总量,保持实施地点的生态环境;
(4)对项目的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按现行经济政策和财务税收制度进行,做到既符合项目建设的政策要求,又切合项目实际。
项目建设必要性
聚乙烯醇(PVA)的分解温度和熔化湿度接近,加工过程中容易分解,故干法造粒和吹膜一直被视为材料加工领域的难题之一。通过改性剂的选择和复配,改变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形态和聚集状态,促使分解温度提高,而熔化温度降低,两者之间形成较大温度差,从而实现PVA的塑化加工,防止PVA在塑化过程中分解。另一方面,对传统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改进,采用特别设计的机头模具和风环,克服PVA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的困难,从而实现PVA的干法造粒和吹膜,相对湿法加工是重要突破。同时,也为PVA的其它应用提供了可能,如PVA纺丝、与其它树脂的多层共挤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经济较长时间保持较快发展的大背景下,聚乙烯醇的需求将会保持稳步增长,且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扬,国外石油乙烯法生产聚乙烯醇的成本也急剧上升,国内电石乙炔法生产的成本凸现优势。聚乙烯醇未来几年将呈现内销和出口同步增加的态势,特别是出口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这都为国内PVA生产厂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内聚乙烯醇行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聚乙烯醇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复杂性决定了供应规模的稳定性。由于聚乙烯醇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台数多、生产过程复杂、投资大、技术和管理不容易掌握,一般企业和投资者很难发展生产。因此近30年来国内未曾建设过新厂,只是在原来老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造,供应规模的稳固,避免了市场无序竞争,为商品价格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目前生产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为普通粘度和醇解度的常规产品,主要用于建筑胶粘剂、低档纺织浆料等领域,而用于高支高密、高档纺织品的纺织浆料、高档造纸用料、石油开采及汽车安全玻璃等用的PVA品种对其聚合度、醇解度有特殊需要。目前国内特高或特低聚合度、低醇解度等高精细化和特殊品种的生产技术没有大的突破,这类产品市场主要被日本、美国等厂家占有,国外不完全醇解、特殊聚合度的PVA 80%以上用于非纺织和建筑行业,而主要用于作汽车和建筑上的安全玻璃夹层膜、高档造纸等的原料。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概况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性质 1
(三)项目建设单位 1
(四)项目建设地址 1
(五)项目负责人 1
(六)项目总投资 1
(七)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
(八)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
二、申请报告编制单位 3
三、申请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3
(一)编制的主要依据 3
(二)编制的主要原则 4
四、研究工作范围 4
五、项目建设可行性 5
六、结论 5
第二章 公司介绍 6
一、公司注册信息 6
二、公司简介 6
三、公司目标 6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7
一、项目背景 7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8
第四章 市场分析 11
一、产品定义 11
二、聚乙烯醇市场分析 11
三、塑料包装材料市场分析 13
(一)塑料包装行业概况 13
(二)未来发展趋势 14
四、产品定位 14
第五章 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15
一、建设规模 15
二、产品方案 15
(一)本项目产品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 15
(二)产品方案 15
第六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7
一、场地所在地位置现状 17
(一)项目选址 17
(二)场地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18
二、建设地条件 18
(一)XX简介 18
(二)地形地貌 19
(三)气候条件 19
(四)水资源 19
(五)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19
(六)文物保护 19
(七)经济发展 20
三、选址结论 20
第七章 生产工艺及设备方案、工程方案 21
一、项目选择生产工艺原则 21
二、生产工艺 21
(一)工艺选择 21
(二)技术优势 23
三、生产设备方案 23
四、建筑工程方案 25
(一)建筑工程设计依据 25
(二)主要建、构筑物及结构方案 25
第八章 原辅材料及燃气动力供应 26
一、主要原材料消耗及供应 26
二、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分析 26
三、燃料及动力供应 26
第九章 总平面布置及辅助工程 28
一、总平面布置 28
二、道路及绿化系统 29
三、场内外运输 31
四、公用工程 31
(一)防雷设计 31
(二)地震设防 31
(三)给水工程 31
(四)排水工程 32
(五)电力工程 33
(六)电信工程 34
五、消防 34
第十章 能源节约措施 37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37
二、节能设计原则 37
三、节能措施 37
(一)节电措施 37
(二)节水 38
四、节能措施 38
第十一章 环境及生态影响评价 40
一、设计依据 40
二、评价标准 40
三、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1
四、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49
五、绿化设计 49
六、地质灾害方案 49
七、环境影响评价 50
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52
一、组织机构 52
(一)组织管理原则 52
(二)管理机构设置 52
二、工作制度 53
三、项目定员 53
四、人员招聘及培训 54
五、职工福利 55
六、管理与监控的制度和措施 55
(一)建设管理 55
(二)资金管理 55
(三)合同管理制 55
第十三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57
一、项目管理 57
二、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周期 57
第十四章 职业安全卫生 59
一、主要依据 59
二、设计范围 59
三、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59
四、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原则 60
五、劳动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61
六、劳动安全制度 63
七、项目选址安全分析 63
八、安全条件论证 63
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5
一、投资估算 65
(一)投资范围 65
(二)投资估算依据 65
(三)项目投资估算 65
二、资金筹措 69
第十六章 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 70
一、财务评价依据及方法 70
二、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选取 70
三、销售收入及营业税金估算 71
四、总成本费用估算 71
五、盈利预测 72
六、财务评价指标 72
七、不确定性分析 72
八、还款能力分析 75
九、财务评价结论 75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 77
一、风险识别 77
二、经营风险防范对策 78
第十八章 社会效益评价 80
一、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分析 80
(一)社会评价目的 80
(二)社会评价原则 80
(三)社会评价方法 80
(四)社会影响分析 80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82
三、社会评价结论 82
第十九章 研究结论 83
附 件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