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略咨询扎根中国、服务全球,客户至上、你我共赢

新能源

当前位置:首页 > 可研报告 > 经典案例 > 新能源

年产20000万安时锂离子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的实施是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并产业化的必然要求
  在国家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在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技术上的进步使动力锂电池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已能够广泛满足各方面使用要求,使新型动力锂电池制造产业进入迅猛发展和产业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历史新阶段。


  动力锂电池与相关管理系统一起构成了电动汽车的能源系统,它和驱动系统一起构成了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动力总成。动力总成项目的建设是动力锂电池产业化和电动汽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与日本相比,德国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起步较晚,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落后于日本,所以德国政府加大马力主攻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力争在世界电动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德国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以及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作为电动汽车职能部门,负责协调、监督电动汽车国家计划的执行情况。2007年12月,《能源气候一体化纲要》将促进电动汽车发展列为联邦政府的工作目标。随后,德国经济部、交通部、环保部和教研部联合成立了电动汽车工作小组。2008年6月,支持电动汽车首次进行实验性运营。2008年11月,召开“电动汽车国家战略会议”。2009年1月,德国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Ⅱ》,提出2009到2011年,联邦政府为研发和推广电动汽车提供5亿欧元资金支持。2009年9月,德国发布《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


  军工领域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贮能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3倍以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锂离子电池空间应用的评估和开发研制工作,例如美国Yardney公司和Eagle-Picher,加拿大Blue-Star,法国SAFT公司等,并陆续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在空间的应用。欧洲航空局(ESA) 2001年首次采用AEA电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应用在PROBA小卫星上。欧洲航天局2003年发射的Mars Express和2004年发射的Rosetta均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NASA在2001年就进行了锂离子电池在卫星上使用的可行性研究,在Starshine 3卫星上采用三节SONY公司的18650锂离子电池,2004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探测器均采用Yardney公司生产的两组10Ah的锂离子电池作为蓄电池,成功着陆火星。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拟建设地 1

  三、项目承建单位 1

  四、项目性质 1

  五、项目概况 1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

  (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3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4

  八、研究工作范围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6

  一、项目背景 6

  (一)交通工具是全球能源危机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 6

  (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业化条件逐步成熟 6

  (三)碳排放将成为各国汽车市场准入的重要控制标准 7

  (四)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8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0

  (一)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10

  (二)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11

  (三)本项目的实施是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并产业化的必然要求 11

  (四)项目的实施是发展当地经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锂产业链的需要 12

  (五)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12

  (六)有利于构建我国核心竞争力创新的新亮点。 13

  三、项目建设机遇和优势 14

  (一)区位及市场优势 14

  (二)产业发展优势 14

  (三)产业发展机遇 15


  第三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6

  一、发展规划分析 16

  (一)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6

  (二)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16

  二、产业政策分析 18

  三、行业准入分析 18


  第四章 市场分析 20

  三、设备方案 88

  四、建筑工程方案 95

  (一)建筑工程设计依据 95

  (二)主要建、构筑物及结构方案 95

  (三)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96

.........................................................

............................................................

............................................................

  第八章 主要原材料供应 98

  一、主要原材料消耗及供应 98

  二、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分析 100

  三、燃料及动力供应 105


  第九章 总平面布置及辅助工程 106

  一、总平面布置 106

  (一)布置原则 106

  (二)竖向布置 107

  (三)竖向布置 107

  (四)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08

  二、道路及绿化系统 108

  三、场内外运输 109

  四、公用工程 109

  (一)防雷设计 109

  (二)地震设防 109

  (三)给水工程 109

  (四)排水工程 110

  (五)电力工程 111

  (六)采暖 111

  (七)天然气 112

  (八)电信工程 112

  五、消防 113


  第十章 能源节约措施 115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标准 115

  二、节能措施 117

  (一)工业节能 117

  (二)建筑节能 118

  (三)节水措施 119

  (四)能源管理 119

  三、能源消耗 120

  (一)项目能源消耗 120

  (二)项目能耗指标的计算 121


  第十一章 环境及生态影响评价 122

  一、设计依据 122

  二、评价标准 122

  三、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3

  四、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25

  五、绿化设计 126

  六、地质灾害方案 126

  七、环境影响评价 127


  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129

  一、管理机构设置原则 129

  二、工作制度 131

  三、项目定员 131

  四、人员招聘及培训 132

  五、职工福利 133

  六、管理与监控的制度和措施 133

  (一)建设管理 133

  (二)资金管理 134

  (三)合同管理制 134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 135

  一、建设工期要求 135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35


  第十四章 职业安全卫生 137

  一、主要依据 137

  二、设计范围 137

  三、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 137

  四、主要防护措施 138

  五、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原则 139

  六、劳动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139

  七、劳动安全制度 141

  八、项目选址安全分析 142


  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3

  一、投资估算依据 143

  二、项目投资估算 143

  三、融资方案 148


  第十六章 财务评价 149

  一、财务评价依据及方法 149

  二、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选取 149

  三、销售收入估算 151

  四、总成本费用估算 151

  五、盈利预测 151

  六、财务评价指标 151

  七、不确定性分析 151

  八、财务评价结论 155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 156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156

  二、风险程度分析 156

  三、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58


  第十八章 社会效益评价 161

  一、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分析 161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61

  三、社会评价结论 161


  第十九章 结论与建议 162

  一、结论 162

  二、建议 163

  附 录 164



相关内容

相关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