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略咨询扎根中国、服务全球,客户至上、你我共赢

新零售

当前位置:首页 > 可研报告 > 经典案例 > 新零售

年产600吨速冻食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速冻食品行业属于朝阳性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民收入的增加,美味、安全、营养、方便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主要因素,速冻食品恰恰满足这样的需求。这必然使速冻食品工业得以蓬勃发展。速冻食品行业因其产品的持久性和实用性、进入的低风险性以及顾客群体的规模性决定了该行业具有其他食品行业所无法比拟的“朝阳性”。


  由于产品要求的技术性相对较低,只需速冻机、冷库、原料处理、产品成型等设备,所以进入壁垒为中等水平,整体投资也属于中等水平;由于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期处于快速成长期,要求与其配套的相关行业:面粉加工业、肉禽饲养及屠宰、水产养殖及捕捞和冷链运输也必须同程度地发展。但是,实际上其配套行业远远落后于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


  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

  我国冷冻食品的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只是在沿海地带试制加工少量产品出口外销。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引进速冻设备的不断增加和国产速冻设备的研制成功,我国的速冻食品的品种开始推陈出新,产量大幅提高。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高,90年代中期大中城市超市的各种冷藏设施(柜)的增加,冷藏链逐步完善,冷冻冷藏食品工业开始呈突飞猛进之势,大大促进速冻食品的迅猛发展。


  近十五年来,冷冻冷藏食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95年我国冷冻食品的总产量达到240万吨,2000年总产量达到800万吨,年增长速度约为25%。冷冻调制食品连同以前包装水产、畜肉、家禽和果蔬五大类冷冻食品一起,品种在600种,年产销量约在850万吨以上。

  目前全国现有速冻食品厂家约2000家,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有50多家,其中形成著名品牌的几十家企业占到市场过半的份额,逐渐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支柱性产业。

  速冻食品行业作为农产品加工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和先导型产业,能调动农业结构调整,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速冻食品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并带动机械制造、包装运输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主渠道,成为拉动就业、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振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


  二)国外市场状况

  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冷冻食品一般在20公斤以上,并以30%的速度递增。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速冻食品量为:美国53公斤,欧洲30-40公斤,日本12公斤,韩国9公斤。

  速冻食品生产起源于美国,美国现有大中型食品冷冻厂200多家,几乎都生产速冻食品,80%的食品公司都经营速冻食品。每年速冻食品的销量以20-30%的速度递增,销售总价值达数百亿美元。美国人消费冷冻食品有根深蒂固的习惯,冰淇淋也对他们来说是大众化的食品,就像英国人对鱼和土豆,中国人对米饭和猪肉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他们饮食主要组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人们对速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最近十年间,美国速冻食品生产的发展十分迅速,速冻食品种类有2700多种。猪、牛、羊肉增长112倍,海产品增长57倍,水果速冻产品增长4.2倍,蔬菜类增长36倍多,禽肉类增长53.8倍。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建设地址 1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

  四、项目经济效益 1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2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2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 2

  七、研究工作范围 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4

  一、项目背景 4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6


  第三章 市场预测分析 8

  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 8

  二、市场分析 8

  (一)国内市场规模 8

  (二)国外市场状况 9

  (三)竞争格局 10

  (四)行业瓶颈 12

  (五)行业进入障碍 15

  三、市场竞争力分析 16


  第四章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18

  一、建设规模 18

  二、产品方案 18


  第五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地状况 19

  一、项目选址 19

  二、建设地状况 19

  三、项目选址结论 22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23

  一、生产工艺原则 23

  二、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 23

  (一)基本生产流程 23

  (二)关键控制环节 23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23

  三、质量管理 25

  四、主要设备方案 30

  五、工程方案 31


  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供应分析 33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33

  二、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 34

  三、能源消耗 35


  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36

  一、总图布置 36

  二、场内外运输 36

  三、公用辅助工程 37


  第九章 节能措施 41

  一、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41

  二、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1

  (一)管理措施 41

  (二)工艺节能 41

  (三)设备节能 41

  (四)节能效果 42


  第十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评价 43

  一、设计依据 43

  二、评价标准 43

  三、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4

  四、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44

  五、环境影响评价 44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6

  一、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46

  二、安全措施方案 47


  第十二章 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48

  一、组织机构 48

  (一)组织管理原则 48

  (二)管理机构设置 48

  二、工作制度 49

  三、项目定员 49

  四、人员招聘及培训 50

  五、职工福利 50

  六、管理与监控的制度和措施 51

  (一)建设管理 51

  (二)资金管理 51

  (三)合同管理制 51


  第十三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52

  一、项目管理 52

  二、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周期 52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4

  一、投资估算表 54

  二、资金筹措 57


  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及评价结论 58

  一、财务评价依据及方法 58

  二、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 58

  三、销售收入估算 59

  四、总成本估算 59

  五、盈利预测 59

  六、财务评价指标 60

  七、不确定分析 60

  八、财务评价结论 63


  第十六章 项目风险识别及规避措施 64

  一、风险识别 64

  (一)工期风险 64

  (二)工程质量风险 64

  (三)经营风险 64

  二、经营风险防范对策 65

  (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65

  (二)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65

  (三)风险转移 65


  第十七章 社会效益评价 66

  一、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分析 66

  (一)社会评价目的 66

  (二)社会评价原则 66

  (三)社会评价方法 66

  (四)社会影响分析 66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67

  三、社会评价结论 67


  第十八章 结论与建议 68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68

  二、问题与建议 68

  附 表 69



相关内容

相关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